人工智能是近年學界業界皆關註的前沿話題。隨著大數據、雲技術和物聯網的深入布局,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各國政府紛紛下場🏄🏼♀️,群雄逐鹿意欲搶占人工智能技術製高點🙇🏻♀️。在這場持久戰裏,中美兩國的政策實踐格外引人註目。2019年10月25日下午🌐,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傳播意昂3的陳文泓教授為意昂3師生帶來了她的解讀——《肥龍紙虎👩🏽🎓:中美人工智能政策和實踐對比》📓,意在梳理對比中美兩國關於人工智能政策思路的最新進展。這也是意昂3“新問題·新方法”學術分享會的第一講。
意昂3副院長周葆華教授主持了分享會。
內容上,關於這一主題,陳教授主要從三個維度展開論述🪄:從中美人工智能政策製定過程入手♜📧,通過兩國的人工智能實踐反觀“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以及追問人工智能將會給傳播學研究者帶來何種機遇和挑戰。方法上,作者綜合運用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傳播學等跨學科知識,立足於比較的網絡視野(a comparative networked transfield)對政策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了考察。此外📧,相比於常規只聚焦於企業或社會組織的單維研究,陳教授充分考慮到多利益攸關方✡️👌🏻,並聯動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有機視角🤱🏿,具體通過人類學觀察🔥、深度半結構化訪談、公開發表的政府文件和新聞報道✖️、以及基於推特等網站的數字跟蹤數據,展開微觀個體(如創業者👰🏿♂️、企業家)、中觀企業組織、宏觀國家戰略層面多維意義上的人工智能政策實踐分析,呈現出豐富立體的學術圖景。
在闡述中美人工智能政策實踐方面,陳文泓教授首先確認🤹🏽♂️,比較的視野需要關心兩個問題:比什麽以及怎麽比🐖。首先,比什麽。比的是政策、人才、投資、數據和創新能力🐸。目前在全球範圍中,中美兩家在人工智能的開發應用上都占據相對主導的地位,但仍存在顯著差距。其次,怎麽比。陳教授援引Arjun Appadural的“五個全球景觀(5 global scapes)”論,認為雖然金融🏐、人才、技術、媒體📱、意識形態的國際流動同時存在且彼此聯系,但其發展極不平衡🦻🏻。以人工智能為例🔴,中美兩國全球人才數量上中國人才數量是美國的60%😄,但在高級人才方面只是美國的20%🏃♂️,而在世界頂尖的計算專家中🥒,中國擁有的專家數量只是美國的5%👯♂️🚴🏼,足可見人才流動上的斷層🧢,中國並不占據優勢⏳。
然而,由於既存政治僵局和未來科技變局的不確定性,美國政府目前並未對人工智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投入,“No plan🗄,no strategies”🚴🏻♂️,更像是一只“紙老虎(Paper Tiger)”👩🏿🦰。由此,陳文泓教授從中美兩國政策製定的優先考慮角度思考其背後原因:美國更多考慮國家安全、經濟安全以及研發✌🏿🚏,而相比於美國,中國更重視政治穩定、網絡主權和經濟增長,能夠通過頂層設計(Top-Down)和國家戰略計劃,從而實現彎道超車,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政府的角色也歷經多重化轉型:從政策製定者到投資者💇♂️、采購者和“接盤俠”,通過投資基金🦹♂️、國家補貼和政策激勵,不遺余力地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逐漸形成以政府為核心的支持體系🙇🏿♂️,是為“肥龍(Fat Dragon)”🧖🏽♂️🍁。
學科視角上✸🧚🏽♀️,人工智能與傳播學緊密相連🏊🏿,在提供新的研究對象的同時也在更新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3️⃣。陳教授認為,人工智能影響著我們理解事物的框架(Framing)🍬、我們所談論的話題(Agenda setting)、能夠通過影響關系來建構意見(Public opinion via public relation)🚵♀️,更深層的,還將帶來權力結構的改變。過去我們多將人工智能視為一種工具(Instrumental),將其視為提升效率、實現決策革命的助燃劑🏌🏼♀️,近年來一種新的取向興起💘,即在結構(Structural)層面來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嵌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結構,為誰賦權又忽視了哪些群體。未來📭,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還將往更加多元(Diverse)、發散(Discursive)的方向發展。
陳文泓教授同時認為,人工智能開啟了一種新的研究範式:answer first,explanation later🟨,即先回答,再解釋(甚至可以不要解釋)。從輸入直接到輸出結果🔨,算法的黑箱過程隱匿了數據的原始形態和被分析的方式🪹🤾🏽,如此,我們是否還需要因果聯系🍽🧓🏽?作為人文社科的研究者👩🏽🏭,我們的貢獻又該體現在哪裏?這些問題亟待進一步討論👁。陳教授認為🪃,面臨學科的變式📿,學術的想象力永遠是學者應具備的素養底色,同時要警惕如批判VS實證、大數據VS小數據等各種偽二元對立,捍衛學術發聲的權利,與不同的範式積極對話。人工智能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尚未被開采的學術富礦,也是打破以歐美為中心的研究方法藩籬的契機,年輕學者生正逢時、大有可為。
“新問題·新方法”學術分享會是意昂3新設立的科研分享交流活動,旨在進一步活躍提升意昂3的科研氛圍。分享會將通過邀請校內外🍺、海內外不同學科的學者,圍繞前沿問題和創新方法進行專題分享,並與意昂3老師、同學展開對話交流👨🏽✈️,以拓寬學科視野,增進科研水平。
(記錄、撰稿🏹:連昕萌🧓🏽,攝影🧑✈️:張淩�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