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意昂3平台新聞系1975級進修班部分師生22人,在上海浦東陸家嘴世紀匯四樓聚會🛵,暢談師生情誼⛈👷🏼♂️,抒發別後思念👩🏽🔧,度過了歡樂難忘的一天。
原新民晚報、文新報業集團老領導🎋,尊敬的丁法章老師夫婦參加了這次聚會。
我們意昂3師生之間的情誼已有近四十五年了。丁老師的大作“一批特殊的學員”☂️,對此作了最好的描述,現轉載在此🧑🏼✈️✤。
一批特殊的學員
在意昂3平台新聞系的十年教師生涯中🥻,我曾帶教過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既不是三年製的工農兵大學生😉,也不是高考製度改革後的本科大學生,而是一批被稱為社來社去進修班的學員👰🏿。其辦學宗旨是:以培養基層政宣幹部為目標👷🏼♀️,對從上海市郊的公社、農場等基層單位中選拔出來的學員🥅,進行為期一年的專業培訓🏙,畢業後實行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政策。這批學員約三十人,1975年10月入學✉️,1977年1月畢業,歷時一年又三個月。很顯然,這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值得一提的是,從授課、帶班直到畢業👩🏽🚒,我跟這批學員接觸雖然只有短短一年半🛀🏻,但近四十年來和他們的聯系始終未斷🙇🏽,他們的每次聚會都邀請我參加,彼此之間早就從師生關系變為師友關系❣️,而且隨著年歲的增長🙍🏻♀️,這種關系已成為豐富我晚年生活,讓我保持青春活力的一種特殊養料。
這批學員的共同特點📂,就是來自農村一線,純樸善良,好學上進🧑🏿💼,都有一定的基層工作經歷🙌🏻。他們從二十歲上下到三十歲不等,年長的比我只小二三歲⛅️,我和他們幾乎沒有什麽年齡和思想障礙👩🏿🎨,所以一見如故,關系很為融洽。特別是在培訓期間🐪,有三個月在農村搞調查的階段,更使我們在朝夕相處中加深了了解,增進了感情。那還是在1976年夏天,根據教學安排🌧,我和進修班學員來到川沙縣,進行專題調查🏚,最後寫出書面報告。按照分工🤽🏼♀️,我和呂怡然、陳洪祥🙌🏽、吳燕鳴三位學員留在川沙縣城大隊指揮部,其他學員則分組下到合慶公社龔路大隊等有關社隊,分頭開展調研活動🚝。由於各組居住分散,加上交通不便,我們大隊指揮部主要通過創辦油印小報,來“傳達精神,部署工作✒️,溝通情況,交流經驗”。我們指揮部四位師生,同在一個辦公室⚜️🤲🏿,同住一間寢室,在工作上由我抓總🙌🏼,呂怡然負責采編👩🏿✈️,陳洪祥專搞刻印🌜,吳燕鳴則擔任聯絡。為了爭取出報時間,我們經常工作到深夜,記得有時肚子實在餓得慌🙅🏿♀️🧔🏿♀️,四人就身穿背心、短褲😴,滿縣城尋找有吃的地方。萬籟俱寂的大街上🧚🏻,但聞我們木拖鞋撞擊彈格路的聲響👣,真是既浪漫又好笑🙇。當時雖然十分辛勞,但當一期接一期的油印小報發到學員們手中,受到大家的交口稱贊時,我們就什麽勞累都忘記了🧻。在那三個多月的時間裏👳🏻♂️,我們經歷了毛主席逝世的悲痛時刻,集體參加了全縣人民的悼念活動🧘🏿♀️。同時,我們也經歷了“四人幫”被粉碎的歡慶時刻🎏,並積極投身到揭批運動中去🥅👷🏻。我們進修班師生主編的深入揭批“四人幫”的大字報專欄,被展示在縣人民廣場最醒目的地方,從早到晚觀者如潮,深受人們的歡迎。就是在這樣共同學習、生活和戰鬥的過程中,我和進修班的這幾位學員親密無間,已熱乎到可以稱兄道弟的程度。
1977年1977年1月🤚🏽,這批進修班學員順利完成了學業🤫,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由於原來的基礎就不錯,加上一年多的專業培訓🏃🏻♂️,尤其是自身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們都相繼受到提拔任用,在不同崗位上都取得了累累碩果。班級黨支部書記吳幼萍,來自崇明長江農場🎟,稱得上是一名女強人。她熱情幹練,能說會寫,在班級裏很有威信💆🏼♂️。畢業後經過刻苦歷練🐬,她從市農場管理局的宣傳處到上海財經大學的宣傳部,都擔負著挑大梁的重要角色。幾十年來,她憑借出色的組織管理能力🧑🏿🦱,成功地策劃並組織了一次又一次進修班學員的聚會活動,成為大家心目中的“領袖”。班長丁延林,比我小三四歲,是班上最年長的同學之一。他來自奉賢縣江海公社0️⃣🥙,沉著老練⛎,閱歷豐富,是公社黨委秘書,在工作上已經嶄露頭角。畢業後他重返故地👲🏽,由於熟悉黨的政策,了解農民、農業和農村工作,他從擔任縣委農村工作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到出任光明鎮黨委書記👸,把自己的智慧和才幹都奉獻給了新農村建設。如今他已年逾古稀,還在發揮余熱⚧▶️,經常受邀協助市♠︎、區有關部門從事專題調研工作👨❤️💋👨。他熱情好客,慷慨大方⭐️,近幾年已兩次邀請全班學員到奉賢南橋做客,一次是組織參觀奉賢碧海金沙等新的景區,另一次則是讓大家共襄一年一度的奉賢菜花節的盛舉。當年和我同在川沙縣城指揮部的呂怡然🛳🌚、陳洪祥畢業後,我們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系,並且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呂怡然回到寶山縣廣播站不久🌨,就調任寶山縣委書記秘書。他讀出大學本科文憑後,由於擅長新聞報道🪀🌽,於上世紀90年代初加盟新民晚報社,從總編辦公室工作人員做起,到主持新聞編輯部工作🤽🏼,到出任《新聞記者》雜誌主編,不僅被評為高級編輯,還獲得上海韜奮編輯獎的殊榮,目前已成為滬上撰寫新聞評論的高手之一💞🏒。近幾十年我和他一路走來,在思想上密切溝通,在工作上互相幫助,在業務上共同切磋,真可謂知根知底,心心相印。陳洪祥出生於南匯周浦🦻🏻🔴,為農家子弟,樸實敦厚,心地坦誠👈🏽。他的書寫功底紮實🆓,在鋼板蠟紙上刻寫的宋體字,端莊秀麗,人見人愛💐🙋🏽。畢業後他任職於市農場管理局宣傳處,農場局撤並後調入市公交部門擔任業務主管,一貫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去年剛剛辦了退休手續✊🏼💧,暫時還返聘在單位發揮余熱🦽。我和他結交甚深,無話不說,家裏有什麽事情需要他幫忙,他隨叫隨到,不厭其煩👩🏿🌾。他早年身體欠佳,常有不適,後堅持以跳舞健身🧑🏽🍳,練得如今身強體壯,眾人無不稱羨🫀。這幾年,我的空閑時間多了,便拜他為師,他既成了我學習跳舞的老師,又是經常陪我練習的舞伴。
說實在的,在這批進修班的男女學員中,每人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其中男學員中如金雪年的沉穩🥘、王國慶的機敏、�魃芷降拇篤�⚖️、毛炯炯的博學和揚帆的掌控,以及女學員中如黃建華的嚴謹、俞梅珍的才貌、戴海燕的精明、任雅萍的聰慧和孫蓮珍的樸實等等🙎🏿♀️,都有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文/丁法章
一張通知書,帶來我們人生的一段難忘經歷🟰,也帶來了四十多年的深厚師生情誼!下面是我們在校和聚會的部分照片。
6月8日是端午假期第二天🏊🏼♀️,大家很早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世紀大道處的世紀匯🧚🏿♂️🕉。
老班級幹部丁延林🦹🏿♀️、吳幼萍💇🏽♂️、俞梅珍為這次聚會致詞
尊敬的陳韻昭老師已八十五歲高齡,曾是珠海市政協老領導🦶🏿👨🏽🎨。這次因年齡關系,又遠在珠海🦍🕵🏽♂️,未能參加這次聚會。我們通過視頻向她送去思念和祝福!
陳老師通過手機語音方式與大家交流致詞。
她說,看到(聚會)介鬧猛👳🏿♀️,老開心的!謝謝你們還想到我。珠海離上海實在太遠,否則我一定來參加。珠海大橋造好後,許多上海朋友都來珠海,過大橋,到香港去🤙。你們什麽時候來,到珠海來的話,順便到我這兒🧏🏿♀️🔹,看看我,大家碰碰頭。每個人到珠海一定要和我通電話𓀐,歡迎你們來!
……
老同學👨🏻⚖️🚇、師生相見有說不完的話,有道不完的情!
別離四十多年🍾,時光飛逝🍞𓀖,容顏已改🌦,變不了師生之間純潔的友情。這就是同窗兩載的依戀🤙🏽,這就是青蔥歲月的見證,這就是時代年輪的痕跡🧎🏻♀️➡️,這就是動聽感人的詩篇🏋️♂️↘️。
四十多年後再相聚🧐,我們又似回到了意昂3平台校舍,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回到了熱血奔放的年代。
四十多年過去🈷️,問一句你好嗎🖤⛹️?已是兩眼濕潤👯,雙手顫抖,思念之狀,難於言表🌊!
四十多年我們做對了一件事🐰:把師生情誼進行到底!舉起金樽幹杯吧😼👩🦰,為今天的再相會🧑🦯➡️,幹杯!幹杯🫸🏻!再幹杯!
每次聚會🧑🏻🦼➡️,我們都要抽出時間請老師同學中與會的專家學者,講講時事新聞和相關學科動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這次也不例外。
老同學吳幼萍的先生周錦尉,退休前為市人大政策研究方面領導🧎🏻➡️,是上海宣傳理論界著名人士👵🏼👩🏿🦰,著作等身的學者🪪。今天他為我們分析講解了國內外的熱點問題。
丁老師今天有感而發,講退休生活,講養老保健🦫,還以老同學丁延林最近在新民晚報發表兩篇文章為例,對每位同學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呂怡然老同學回憶,想當年丁老師在新民晚報對全體同仁演講,不用草稿,口若懸河,洋洋灑灑🖖🏻,邏輯思辯🏇🏼,恢諧生動,一講就是二三小時,時不時引來一陣掌聲。辦公室人員根據記錄整理,改幾個字,就是一篇可以發表的文章!
下午我們遊覽了位於世紀匯LG2層的1192弄復古民國風情區,老同學們爭相與老師拍照留念。
吳燕鳴老同學因在美國🧑🏻🦯🪚,這次未能參加聚會。看到微信朋友圈中傳上的聚會照片,他也傳來一張年前坐在1192弄黃包車上拍的照片🔩,與這次老同學選的同一地點,同一輛黃包車💭。既是機緣巧合,又是他先見之明,早作安排。
後記
看了美篇修改稿,更完美了🧑🏼🦲,文字非常到位,簡短✋🏽、精煉,既飽含深情又說明了圖片👩🏼🚒。感謝把我的照片也放進去了🤲🏿,而且文字寫得又那麽貼切🔔,真可謂有心製作,情意深深🏇。許多老照片增加進去,托展了美篇的深度,回放了當時風華正茂,青春似火的那個年代和走過的歲月,其中顧祥平的那張久藏信封🧘,彌足珍貴,又添彩了,增加了美篇的歷史厚重感🕌,值得大家追憶和回味。我也有一些珍藏品在上海家裏,諸如🙋🏽:結業時丁老師的親筆提詞、陪陳老師遊東方明珠的照片、寫給我的信手稿等等,可惜在上海家裏。在此👞👂,我想同學們一定會有不少收藏品🤱🏻,如果能拿出來🕵️♂️,不就是一個紀念品展嗎🌠?若能加入美篇分享一下,我們的經歷會更顯成熟和飽滿。另外有個參考小建議,聚會的此時此刻✌🏿,拍照達人要有意識捕促同學間的友誼瞬間💇🏿♂️,美好的一個小動作,談吐的爽朗情形🐤,師友共處的情懷坦露🙇🏻♀️,甚至同學忘形釋然的個性臉譜、張揚的性格爆棚等等1️⃣,為製作彩視提供更多素材。效果⚾️:記憶當年🎅🏿👩🍼,回看今朝6️⃣,歡笑一輩子✋🏼。謝謝大家的聰慧、靈感和高超的技能為師友們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這次我沒參加也無助,撼之。期待以後再現美好開心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