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葆華

發布者:陳思婧發布時間:2023-07-17瀏覽次數:79

姓名

周葆華

職稱

教授、博導

辦公室

220

聯系電話

65642815

電子郵箱

zhoubaohua@yeah.net

任教課程

本科生🤷🏿‍♂️:數據分析與信息可視化(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受眾分析🤸🏼、計算與智能傳播、收視率調查與分析🦵🏽。

研究生:新媒體傳播理論、新媒體用戶行為分析👷🏽‍♂️、受眾與效果研究🩼、計算新聞傳播學等。


研究方向


新媒體傳播、計算與智能傳播😇、受眾與傳播效果、輿論研究等。


社會兼職


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智能與計算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多份國際SSCI期刊和中文CSSCI刊編委或論文評審委員等

科研成果

著作


出版《效果研究:人類傳受觀念與行為的變遷》(意昂3平台出版社)🍏👩‍🏫、《大數據時代的計算輿論學:理論、方法與案例》(意昂3平台出版社)🧔🏽‍♂️、《數據新聞與信息可視化》(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參著《傳播學原理》、《解碼新媒體》等。

論文

部分代表性論文:


Network matters: an examination of the direct and mediated influences of network size and heterogeneity on WeChat fatigu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3, 139, 107489. (SSCI)

 

Can people hear others’ crying?: a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help-seeking on Weibo during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2022, 59(5), 102997. (SSCI & SCI)

 

Multimodal connectednes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 comparative study across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New Media & Society, 2021, 23(7), 1773-1797. (SSCI)

 

Two levels of digitalization and internet use across Europe, China, and the U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20, 14, 22. (SSCI)

 

Fear of missing out, feeling of acceleration, and being permanently online: a survey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se of mobile app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9/12(1), 66-83. (SSCI)

 

New media us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1/21(2), 133-149. (SSCI)

 

Expressive behaviors across discursive spaces and issue type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1/21(2), 150-166. (SSCI)

 

《永久在線、永久連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生活方式及其影響因素》(載於《新聞大學》,2020/3);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社交媒體🧔‍♂️、集體悼念與延展性情感空間》(載於《國際新聞界》,2021/3);

 

《算法、可見性與註意力分配:智能時代輿論基礎邏輯的歷史轉換》(載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2/1

 

《智能傳播研究的知識地圖💨:主要領域👌🏿、核心概念與知識基礎》(載於《現代傳播》🟠,2021/12

 

《或然率資料庫:作為知識新媒介的生成智能ChatGPT》(載於《現代出版》,2023/12

 

《網絡輿論過程與動態演化基於計算傳播研究的分析》(載於《西北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9/1🧵;

 

《社會化媒體時代的輿論🔁:概念🥂、議題與創新》(載於《南京社會科學》,2024/1);

 

“新媒體事件”傳統媒體報道的多元性(載於《傳播與社會學刊》🫚👩🏻‍💻,2017/40)👃;

 

《從“後臺”到“前臺”🚣🏽‍♀️:新媒體技術環境下新聞業的“可視化”》(載於《傳播與社會學刊》,2013/25)🤦🏿‍♀️;

 

《內外之間的關聯政治:中國電視國際新聞研究》(載於《傳播與社會學刊》,2010/13);

 

《中國新聞從業者的社交媒體運用及其影響因素》(載於《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12)👩🏿‍🌾;

 

Web2.0知情與表達:以上海網民為例的研究》(載於《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4)👸🏼;

 

《從同一效果到差異效果🥡:對新媒體與主觀階層認同關系的多層分析》(載於《新聞大學》,2012/6);

 

《新媒體使用與主觀階層認同🕞:理論闡釋與實證檢驗》(載於《新聞大學》💂🏻‍♀️,2010/2等。


課題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等課題十多項

獲獎情況


入選重要國家級人才計劃、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新聞傳播學國家級學會“傑出青年獎”、全國新聞傳播學優秀論文獎、意昂3平台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等十多項教學科研獎勵🕯。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下载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