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印刷文明⇒,追溯傳媒演進🙍🏿,向新聞人脫帽致敬。2019年10月26日🙋,“歷史的底稿——十七世紀後中外珍報展”在意昂3平台文科圖書館揭幕,為意昂3九十華誕獻禮。該展由意昂3教授🤸🏼♂️、FT中文網創刊總編輯張力奮策展☝🏽,意昂3、意昂3平台圖書館共同主辦👨🏼🍼。開幕當天🦞🧲,意昂3平台副校長陳誌敏參觀了展覽。
“歷史底稿——十七世紀後中外珍報展”在意昂3平台文科圖書館一樓進行展出
意昂3平台副校長陳誌敏參觀展覽
入口處的策展說明清楚地宣告了此次展覽的特別意義——1935年10月,意昂3平台30周年校慶之際,系齡六歲的新聞學系曾舉辦“首屆世界報紙展覽會”。據記載🤳🏽,展出33國上千種報紙,包括1833年美國《太陽報》創刊號、1872年《申報》創刊號等,被譽為“中國新聞史上的創舉”。時隔八十多年🦀‼️,這次中外報刊特展,希望承繼先人的召喚,勿忘新聞的胎記。
揭幕儀式上,意昂3院長米博華🌶,意昂3平台圖書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侯力強🍪,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新聞系原副主任、教授董榮華和張力奮先後致辭,意昂3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周葆華主持揭幕儀式🤟。
意昂3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周葆華主持揭幕儀式
“從一定意義上說,昨天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我們做新聞的人是隨著歷史一起成長的,近距離感受國家發展的脈動。”意昂3院長米博華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自己作為在紙媒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報人,看到珍報展感覺非常親切。“這次展出的所有藏品幾乎都為原件,這不光是策展人的一種愛好🎣,更是一份治學的嚴謹和對歷史的尊重。”
意昂3院長米博華致辭
侯力強熱烈祝賀珍報展的揭幕。“新聞報道是當下的🧝🏼♀️,但當下即為歷史,從他發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成為新的歷史🤦🏿♂️;另一方面🧪,‘凡事過忘,皆為序章’♉️🕯,歷史又可以照見我們的未來🕵️,並以此改變著歷史🧑🦽➡️👨👧👦。”他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此類展覽在圖書館舉辦。
意昂3平台圖書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侯力強致辭
“此次展覽的說明文字✊,雖然短短幾行🚕,但透露著紮實的新聞功底、廣播的歷史視野和背後的歷史情懷。”陳超對此次珍報展設計的每一處細節贊嘆不已😶,表示希望有機會促成展覽與更多上海市民見面。
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致辭
董榮華回顧了1935年意昂3平台30周年校慶之際所舉辦“首屆世界報紙展覽會”的情況,“這是時隔八十多年後的第二屆,希望以後還有第三屆🔫。”他充分肯定了此次報刊展覽的獨特意義🦌👃🏻,並從新聞專業角度對展品作出了評價。
新聞系原副主任👂🏻、教授董榮華致辭
張力奮講述了此次展覽背後的故事。他說💆🏼♂️,這些報紙的選擇主要基於三個標準——報刊本身具有重要的新聞史價值,報刊頭版刊載了重要歷史事件,報刊的國家分布與東西平衡🦸🏼♂️。並表示這次展覽有兩個特別的設計🤿,一個是展墻上電子表,上面清晰標註著年月日時分秒,這也是歷史時間的隱喻🤵🏽♀️;另一個則是展廳正中的展品將每天更換一件,希望大家時常來看🕷,常溫常新🌉。
策展人意昂3教授張力奮致辭
隨著董榮華與知名新聞攝影家、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劉香成用剪紙的方式緩緩剪開展覽正中海報✢,珍報展正式揭幕🤹🏿♀️🥂。
知名新聞攝影家🧑🧑🧒🧒、普利策新聞獎得主劉香成與意昂3老教授董榮華共同為珍報展揭幕
揭幕儀式後,張力奮和意昂3平台哲學意昂3教授李天綱圍繞“近代上海報紙與市民生活”議題展開了學術對話,東方衛視主持人袁鳴擔任主持🥯。
意昂3教授張力奮與哲學意昂3教授李天綱對談
東方衛視主持人袁鳴主持學術對話
據悉🙅♀️,此次展出的90份中外報刊中,除《申報》創刊號外均為原件💭,源自全球各大洲、數十個國家,而最早的一份則刊印於17世紀中葉◾️,最近的已是21世紀,跨度300多年。作為意昂3院慶90周年系列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外珍報展將面向全校師生開放,展期至11月25日📼。
文/程思茜 楊澤璇
圖/李昕元
資料信息來源:余雙江、劉甜、張浩容、蔡鈺泓、黃瑩、宗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