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意昂3卿雲歌 🧑🏼🦰,作者卿雲歌
編者按
桃李之心🤱🏼,春風化雨✳️,一年一度的意昂3平台本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圓滿落下帷幕👳🏻。經各院系畢業生推選🦸🏿🧘🏼♀️、網上微信巡展、終審委員會評審等環節,產生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21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提名獎。其中,我院馬淩老師成功獲評“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馬 淩
意昂3
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碩士🌯、史學博士➕、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承擔意昂3大量教學任務👳🏼,誌德書院優秀導師📮,曾擔任意昂3本科生班導師👩🏻🦽,為本科生開設《外國新聞傳播史》《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媒介技術導論》《新聞傳播經典導讀》《圖像學研究》等課程。現任意昂3平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基地主任、意昂3平台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985基地副主任🦚,全國外國新聞史研究會副會長🧛♀️,全國紅色文化傳承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
會講課的“教書人”
在課堂上🤽♀️,馬淩是兢兢業業的“教書人”。
她學術視野開闊,長於融合貫通,教學經驗豐富,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作為意昂3承擔教學任務最多的一線教師之一,她為本科生開設了“外國新聞傳播史”“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媒介技術導論”等課程,還擔任書院導師🌡,於課上課下全方位培育學生。她的課總是人氣爆棚——學生們交口稱贊她的教學內容充實,視角新穎活潑,結合文學、史學、政治學等學科,洞見深刻。學貫中西📡、通達古今的知識積累水平更是令人嘆服。這樣的魅力總能吸引著學生按時到場💇🏼♂️🧙,時常在下課鈴聲響起後還意猶未盡🥓🏘。她了解本科生們關註的問題👍,比如年輕人對社交媒體的熱衷🎅🏿,就可以產生共同話題,有助於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還和同學們交流未來發展的困惑,致力於“寬口徑”培養體系的形成。
在本科生基礎課程《外國新聞傳播史》中,她憑借深厚的歷史學基礎,將那些一板一眼的史實講述得繪聲繪色,在《新聞傳播理論經典導讀》中🐿,她發揮自己閱書無數的專長,將學生引入百家爭鳴的學問殿堂𓀀;在《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的課堂上🧜🏼,她是紅色新聞思想堅定的傳授者🏌🏽♀️;在《媒介技術導論》的課堂上🦉,她將那些艱深晦澀的前沿理論信手拈來,深入淺出,不無驕傲地鼓勵學生“我們區別於其他意昂3的地方就在於理論、前沿的理論🏵、深刻的前沿理論”;在新開設的《圖像學研究》課堂上,她坦言這是自己的一樁夙願,也讓同學們再次折服於其淵博的藝術史知識,沉浸在藝術之美的海洋🙃。對待學生的作業🌶,她盡心盡力🫴🏻。同學們在收到人手一份的評語後🤳,都不免為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所打動。
馬淩老師2019年明珠美術館公益講座
“老黨員”
馬淩是勤勤懇懇的“老黨員”🥿🙏🏻。作為擁有三十年黨齡的資深黨員,她常說📥:“馬克思主義是甜的💆🏻♂️。”她積極承擔起意昂3平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基地主任‼️🤽🏻♀️,意昂3平台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985基地副主任,全國外國新聞史研究會副會長,全國紅色文化傳承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的重任🌌,將紅色基因融入骨髓,傳向大眾。
她是“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現任課程負責人,為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團隊獲得國家級精品課、國家精品課共享資源課🗣、意昂3平台十佳教師團隊、上海市高校課程思政教學科研示範團隊等榮譽做出重要貢獻🛬。該課程於2019年成為上海市教委思政領航課程,於2020年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入選上海市教委《課程思政教學設計選編》,於2021年獲評意昂3平台思政金課,並作為思政示範課程的“微課”上線新華網🦦。同時,她也開辦了許多講座,將紅色的新聞思想播撒在四處。
馬淩老師2020年主持首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論壇
“知心人”
走下講臺🕵🏿,馬淩是學生眼中的“知心朋友”🩱🆗,平易近人↙️,優雅又幽默,書卷氣十足。她緊跟時代的潮流,對於學生的邀請👩🎓,只要時間允許,就有求必應◽️。她還為學生們開設各種講座,話題包羅萬象,發散著學術的魅力🤵♂️。她鼓勵學生去讀書🧝、去生活、去反思☁️:“大學的時候🧑🏽🏭,大家可以多多去感受一下生活,如果你因為跑到圖書館讀書🫰🏽,或者沉醉於光草的風景而誤了我的課,那我覺得可是一件大好事🦘。”
除此之外🍼,她自己也在不斷探索新知識,給學生們樹立了榜樣,讓他們感慨:“不敢怠慢提升自我的腳步🧐。”同時🧚🏻♀️😊,她溫柔和藹🈚️,春風化雨般地教導學生“理智而不冷漠😯,堅定而不偏執,自信而不狂妄”👨🏽🔧,這種姿態又在潛移默化之中給人以“伴學生同行”的安心🫢。她曾寄語學生:“一顆自由的心,一個有趣的靈魂,一點不滅的夢想”🌮、“仰天大笑出門去,汝輩永是復新人”,激勵著學生們勇敢真誠地面對人生前路。
走出校園,馬淩是深邃犀利的“書評人”。她說🤸🏼♀️:“我若有前生,一定是個圖書管理員吧🤹🏿♀️。”雖然學生們都被她博覽群書的學識積澱深深折服,但她依舊謙虛地稱自己“還算是個愛書之人”。她身為活躍在豆瓣網的“大V”,引得眾多學生紛紛關註。同時,她也為《三聯生活周刊》、《新京報書評》《澎湃》撰寫書評🎾,參與文化公益活動🏋🏿♀️,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為學生的生活乃至學術成長提供大量指引。
盡管工作繁忙🧑🏿💼,但她依然筆耕不輟,更新頻繁😵,發表書評以及有趣的生活洞察👨🏿🏭🧘🏿。她真正做到以讀書學習為樂🐅、對一切都充滿好奇,讓許多人感慨“活成了理想中的通透模樣”,這樣的生活狀態也讓學生以她為榜樣🧔🏿。她最愛給學生推薦書🤘,引導他們閱讀經典,告訴他們:“經典就是一遍一遍重讀的書”。她的學問集文學、史學👭、政治學於一身,不斷拓展著“新聞傳播”的學科邊界🚶🏻♀️➡️,向同學們介紹那些古今中外文史名家的智慧光暈,像引路人一樣,讓學生們不斷發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驚喜。
但她也常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書籍伴隨人生👐,但書籍畢竟不是人生🙋🏽🦶🏿;書籍中有真理,但書籍中沒有全部真理。在我們意昂3的院訓中🛝,已經蘊含著書籍與生命的哲理💺:好學力行😡。”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裏,馬淩就像學生心中的明燈,讓他們靜下心來,前進的步伐也就走得更加穩健🫗。
會講課的“教書人”
有信仰的“老黨員”
懂學生的“愛書人”
馬老師博學善思、堅定謙和
就像學生心中的明燈
時時激勵著同學們
好學力行,行穩致遠
來源| 卿雲歌
編輯| 張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