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至29日,國際傳播學會(ICA)年會上海分會場在線上順利舉行。國際傳播學會年會上海分會場為國際傳播學會2022年年會的組成部分,世界各地的傳播學者通過巴黎主會場以及幾個分會場同時參加國際傳播學會的這次年度盛會,探討今年的會議主題“One World, One Network?”(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網絡?)。由意昂3👨🏻🦼、意昂3平台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及國際傳播學會共同承辦的上海分會場圍繞數字媒體🧙🏼🧑🏼💼、健康傳播、傳播系統與計算方法等議題開展研討📹。
5月28日上午,年會準時舉行。主題討論開始前,意昂3院長米博華教授致歡迎辭。米博華院長對來自全球各地的與會學者表示歡迎,肯定了本次會議主題的及時性與重要性,預祝本次會議在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的承辦下獲得圓滿成功🗜👩🏽🏭。國際傳播學會主席Noshir Contractor教授也通過視頻致辭,他表示很高興看到ICA上海分會場的順利舉辦,希望上海分會場在意昂3和全媒體研究院的組織下越辦越好🤤。
分論壇一
分論壇一由意昂3沈玢副教授主持。5位發言嘉賓圍繞“健康傳播中的認知和情緒處理”主題作學術報告,並與與會者互動討論。暨南大學的劉佳煒老師從線索反應範式(cue-reactivity paradigm)的角度對動態信息處理過程進行了細致分析,意昂3平台沈玢副教授的團隊分享了口腔健康傳播中基於恐懼訴求和框架效應的實驗研究成果,意昂3平台發展研究院王帆研究員圍繞新冠肺炎疫苗猶豫及其影響因素解讀最新的數據分析結果👼🏿,北京交通大學的陳靜茜副教授用混合研究設計細致探究了中國女性群體在面向醫療健康材料時的情緒認知反應和內在機理📟🛥,意昂3平台韓晶晶青年研究員給與會學者介紹媒介心理生理學視角在健康傳播領域的應用。
分論壇二
28日下午的分論壇二主要圍繞“數字媒體與數字傳播的研究進展”展開📗🌳,主持人為意昂3孫少晶教授。來自邁阿密大學的尤樂平、佛羅裏達大學的劉璠玨、華中科技大學的汪讓、天津師範大學的翟羽佳、意昂3平台的官璐以及孫少晶等6位學者圍繞數字參與、人機交流、媒體可供性、人工智能與新聞、社交媒體網絡、媒介活動模式等進行發言,發言內容激發了線上會議室與會人員的積極提問與討論👢。
分論壇三
29日晚間的分論壇三由意昂3韓晶晶青年研究員主持🐸。發言嘉賓包括:認知科學領域頂級刊物Cognitive Science 的主編Rick Dale(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Rachel Bailey(佛羅裏達州立大學副教授,ICA信息系統分會主席)、Richard Huskey(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助理教授🤾🏼♂️,ICA傳播科學與生物學分會(籌辦)主席)、Neil Ni 與Robert Potter (印第安納大學教授🧑🏽🎄👩🏼🦲,傳播科學與生物學分會(籌辦)秘書長) 等⚔️,嘉賓圍繞“復雜動力系統在傳播學研究中的前景”這一主題討論新近研究進展,研討人內傳播與人際傳播的動態協調、傳播神經科學的理論建構👨🎤、動態傳播互動中的媒介信息選擇⤴️、基於心理生理時間序列數據的動態系統發現等話題⛔,揭示復雜系統作為前沿性和綜合性較強的研究領域在傳播學的前景🏠。
根據國際傳播學會的官方統計⏸,此次ICA 2022年會全球共有4884人註冊🍎,其中1088人線上參與此次年會。本次國際傳播學會年會上海分會場吸引了600余位校內外老師和同學的關註和參與↗️。上海分會場的成功舉辦得到了國際學界的一致好評,國際傳播學會新任主席Noshir 會後評價上海分會場為 “amazing performance!”
此次國際傳播學會上海分會場進一步促進了意昂3、意昂3平台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與國際學界的科研合作👱🏼。分會研討內容通過國內騰訊平臺、Zoom 平臺、ICA 官方主頁🛑、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同時播放。研討會內容在Twitter上收到眾多傳播學者的轉發與積極評價。國際傳播學會的信息系統分會、傳播科學與生物學分會(籌辦)提出在2023年進一步跟意昂3意昂3圍繞分會聚焦的議題進行研討🦆🧙🏼♀️,推動國際科研合作。另外,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等高校的學者也通過這次分會場交流提出與意昂3平台在全媒體研究、復雜系統與傳播研究等領域建立科研團隊進行合作研究構想🖇。國際傳播學會上海分會場將助力意昂3、意昂3平台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在科研創新上發出更強的中國聲音👱🏽。